第四章 北行-《艰苦创业在明末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隔壁桌旁坐了三个身着儒袍的年轻人,一人高高瘦瘦,一人中等身材,还有一人最小,不过十五六岁。

    只听那中等身材儒生先开口:“那乱贼张献忠终于被招抚了,无数百姓又可以安居下来,实在是国家之幸,黎民之福啊!可惜还有李自成等众多乱贼。”

    “哼!”高瘦儒生却不这么看,“依我所见,那张献忠实乃狼子野心之辈,此番不过是诈降罢了,他在我们谷城四周分别驻军万余,不仅抗拒朝廷的指令,还从附近吸纳贱民加入乱军,我等如今都成了瓮中之鳖!朝廷的大军应该立刻剿灭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瓮中之鳖!”中等身材儒生明显觉得这个词是对他的侮辱,“乱军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,朝廷愿意招安已经是皇恩浩荡!”

    韩临闻言,不禁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这时,最小的儒生缓缓开口:“朝廷何尝不想彻底剿灭起义军,然则山海关外,清兵虎视眈眈,那才是我们大明的大敌!好好吃饭吧,别让旁人看了笑话。”他注意到了韩临等人。

    等到那三个儒生吃完走了,韩临看向王夫之:“王兄以为张献忠如何?”

    王夫之略一思考,答到:“我看那张献忠不是一般人,城外的农民军比我大明的许多官兵还要强上不上,真到了那种时候,这天下也许会有他的一席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”韩临心想:这王夫之不愧是青史留名的人,“王兄好见解,先吃。”

    下午,韩临先是让一龙一虎等人买了许多易于保存的食物带上,而后邀请王夫之一起出转转。走着走着,眼前的景物越来越破败,王夫之不由问道:“韩兄这是要去哪?”

    韩临神秘一笑:“其实我也不知道,这是我第一次来谷城,随便走走,不过应该很快就到了。”

    过了一会,几人转了个弯,眼前出现了一个陋巷,巷子尽头是一个破庙,巷子两旁都是些荒废了不知多久的茅草房之类的,里面住了数十上百人。这些人全都骨瘦嶙峋,面黄肌瘦,有不少躺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了。他们看见韩临等几个“稀客”打扮不俗出现在此地,有的双眼依然没有丝毫波动,犹如一潭死水,有的却立刻扑了上来,口中不断哀求:“大人,行行好,给点吃的吧,给点吧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...”王夫之从小衣食无忧,一路上又忙着赶路,入城落脚后一般就在客栈休息,偶尔看到流民也是小股甚至个别,何曾见过这么多人凄惨的样子。看着眼前的难民,他无言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