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美军将7.5万部队送上了仁川港的滩头。 从地图上能够明显地看出来,美军四个师涌上仁川滩头,向东、向北发起攻击,切断了北韩军的退路、后勤补给线。 如果北韩军不后撤,打过三八线的这些部队,都有被歼灭的危险。 仁川战役也成了半岛战争的转折点,美军、联合国军和南韩军开始了反攻,北韩军节节败退,迅速丢掉了首都平壤,到了年底,美军的先锋部队打到了鸭绿江边。 北韩军原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战争,一开始的势头非常不错,就差那么一哆嗦就把南韩军围歼在釜山、大邱一带了。 美军介入之后,形势急转急下,在短短的三个月里反过来丢掉了90%的领土。 当时麦克阿瑟叫嚣圣诞节之前占领半岛结束战争,也就是说,在当年的12月25日之前,美军要达成这个战役目标,让大兵们回日本漂小日本娘们过圣诞节。 眼看着目标就要达成,结束战争甚至进入了倒计时。 东大方面此前连番警告,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,越线就出兵。 美国人不信,他们也不怕,麦克阿瑟更不把东大军队放在眼里。 他们一路往北打,一直打到了鸭绿江边。 在距离麦克阿瑟的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还有两个月多一点的时候,东大出兵了。 从这一天开始,美国人永远的噩梦开始了。 不断增兵不断损失,那种损失让刚刚参加完二战的美军都难以承受。 最终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,灰溜溜地结束了这一场被他们自己认为“不该参与的战争”的战争。 美国人的后遗症很明显,很强烈。 到六十年代,他们又死性不改参合到了安猴的内战中,东大同样划出了线——不得越过三七线,越过就出兵。 从头到尾整整十年的时间,美军没有哪怕一兵一卒越过三七线进入北安猴的地界。 再看这一次半岛战争,东大明确表示了,如果美国参战,东大必定出兵。 在“既要又要”的思维下,可见美国佬有多纠结。 远东战争、九日战争的例子摆在眼前,对他们来说,一次西太平洋空中冲突带来的教训更加深刻。 不越雷池一步,于是便成了美国人的基本原则。 而暗地里的其他形式的介入,他们是肯定不会放弃的。 失去了南韩,美军在小日本的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军事基地就会直面东大的威胁,他们在东亚的军事存在会大踏步地减少至少三分之一。 最关键的是,美国和南韩之间有安保协议,是军事盟国,南韩遭到攻击,是被视为对美国进行攻击的。 在这种情况下,美国人能摆出“美军没有受到攻击,美国不会参战”的姿态,是非常非常难做的决定了。 若不是面对的是东大,美国人不会这么纠结。 李干也清楚一点,能控制到这个地步,基本是美国人的底线了,或者是李庚政府的底线了。 美国是西方世界的领头羊,是匪首。 他们的一言一行是会影响到这个国家集团的稳定的,比如北约。其他北约国家一看,我尼玛,你不是说和你交好参加你组织的军事联盟,给你交保护费,我们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吗? 现在他妈的南韩都要被灭国了,你没有派一兵一卒帮忙,你说话跟放屁一样,你当你妈的老大啊? 所以就有了由美国全力支持的日本自愿军的出现,有了这一支名义上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政权的军事武装的加入。 这是美国在不把东大拖下水的情况下,能够维系他西方国家老大地位的办法,也是当前最好的办法了。 不派兵参战是不行的,南韩军什么水平,美军最清楚。 和北韩军一对一,被占领90%领土、被压在釜山、大邱一带海边等着被消灭的概率是100%! 南韩军是一支什么军队? 那是一支会和盟军美军驳火的军队啊! 简单的数学题,在有同样的空中火力支援的情况下,南韩军一个步兵师,挡不住东大一个步兵团的猛攻,如果换成美军,东大一个步兵师,也很难全歼美军一个步兵营。 第(2/3)页